顯示具有 讀書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讀書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7/29

酷兒書寫《想成為一次元》

中文版書衣
我曾經相信,人生只會朝著一個方向流動。當時的一切都更加容易,也更加簡單,只需要竭力擺脫束縛自己的事物就好,只需要看著前方、卯足全力奔跑就好。然而,無止境奔跑這十多年之後,我所到之處依舊是那個原地。

有些記憶永遠不會變成過去。(頁131)


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書都告訴我,苦難與不幸是為了被克服而存在。孫悟空與哈利波特、娜娜與魯夫,一些堪足以承受的考驗加諸於這些角色身上,而這些試煉不過是為了讓即將到來的幸福更加美麗、更加耀眼的一種裝置。

但是,生活中出現的不幸卻沒有那麼容易克服。它會十分漫長,也許終其一生都會用類似的型態反覆出現。我在相對較小的年紀時,就透過父母學到這件事。(頁308)


我過去一直告訴自己。我不想去感受任何的情緒與感覺,或是任何其他東西,結果真的變成什麼都感覺不到了。對於允道、泰瑞和害怕人生就此墜落的那些苦惱,也在頃刻之間成為過往。

我曾經希冀自己能從一切事物中逃亡,哪怕只有一瞬間也好;在耗盡全身力氣後,不知道從何時起,這些事情就像真的沒有發生過一樣,留在心中的只有一片迷茫。就這樣,這個空缺中再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事物。

我只是一直空蕩蕩地,在那個位置上慢慢老去。(頁374)


朴相映《想成為一次元》(1 차원이 되고 싶어)(鄧宸瑋譯)


把書闔上,我也想像紋紋一樣,劈頭問主角:「為什麼是允道?」

閱讀此書可算是全球化意義的文化驗收了。出於千禧世代作家(朴相映1988年出生)之筆,坐落東亞四小龍經濟共榮圈的近代史脈絡,設定其中人物情節,追憶少年昔日,自然而然,具體而微地,召喚出共享之娛樂文本(哈利波特、春光乍洩、重慶森林、霍爾的移動城堡、NANA、Coldplay、艾薇兒等)、社會模式(出櫃與校園霸凌;出國與跑路)、媒體格式(前SNS年代的部落格書寫、電視與雜誌宰制的大眾流行)等風格型態,我完全能同步而無段差地接收。

故事成立在這樣的格局,即使是酷兒,自不例外;其特殊意義,因時空條件得以展露。這是一份參照式證詞,書寫與遺忘對抗。一方面重建主角破碎的記憶,一方面揭露傷痛的無所遁逃,藉此安慰,彷彿鎮魂——故事始於老城的重建,在廢棄樂園池中,發現了竹馬泰瑞父親的白骨,末了舉辦四十九齋禱告儀式——這首尾相應的安排是過分聰明的酷兒式書寫,關於主角長久抑壓的罪惡感來由,一場揭露實是建造一條甬道,如此包裹,掩飾同時暗示,嚴密把風得以陳情自訴。

同學熙榮藉由緊迫盯人的觀察(監視),誤打誤撞地道出一個又對又錯的事實,「他從來沒有喜歡過任何人,也不懂什麼是喜歡(頁377)。」不容於世道的情感,主角、允道、泰瑞,膝跳反射般全面護衛自我的保全機制,表面上那樣愛護自己,卻又彷彿能為鏡像般的對象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無非是自信心低落,對自我存在澈底輕視。連自愛都沒有的人,又能如何愛人?

所以,儘管主角與允道的初戀悲哀作結,「一次元世界」自始作為二人約定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跟我連結在一起,就會形成另一條線,也會在窗外創造出另一個世界(頁122)。

只要縮小成一個點,什麼也不是,便無所畏懼;彼此連結,足以抗衡無垠暗夜。作者引為一種酷兒書寫的敘事策略,主角連結起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兩點一線,穿過了盤據在天花板牆角「壓迫著我的整個存在(頁130)」的黑影,沿此視線,艱難回望,「彷彿是很久很以前的我,把頭轉向現在的我(頁400)。」終於取得諒解。

韓文版書衣








……


老實說,我無法釋懷(?),二度撕掉泰瑞(告白?)信、丟掉泰瑞送的書(《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甚至推泰瑞去死的主角(!)。

不過,到底是主角還是熙榮,誰更瘋呢?


(頁45提到) Nell - 어차피 그런 거(反正那種事)

2022/07/12

讀傳記:伯杰與桑塔格

To Tell a Story: John Berger and Susan Sontag in Conversation
(Episode of Voices aired Feb 9, 1983)

這陣子讀不了太長的翻譯小說。心情浮渙,哪也進不去,卻對從前啃食維艱的傳記體裁,耐心非常,大概是其記述筆調與報章雜誌相去不遠,沒有需要理解的情節或代入的人物,讓作為讀者的自己,簡單接受——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不藏伏筆,無有反轉,結局既定,此刻你想要的就是這樣堅固的保證。

於是假以時日,先是放在手邊近一年的《凝視約翰·伯格: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A Writer of Our Time: The Life and Work of John Berger),後來是今年中譯本出版的《桑塔格》(Sontag: Her Life and Work),雙手合十地讀畢。

他們的著作,在傳播學院上學都是不容繞過的指定讀物。首次接觸,總會心折於伯杰的文筆,透澈而悠長的引路,毫無費力之感地翻山越嶺;至於桑塔格,一貫智力萬鈞,振聾發聵,開天闢地。日後再有些知識的累積,回頭重讀,仍是無窮啟發;二人都對藝術矢志不移,卻都不止於此,關懷課題都涵攝著人世守望,以及不輟的智識耕耘。

任何時候想要一掃蒙昧之感,就是重讀伯杰,貼己地出發,前往一片清新而一切本質的優美勝地。一旦感到萎靡喪志,桑塔格的論點,乃至於姿態,都提示著解方的必要。伯杰讓對話聚焦,桑塔格開啟對話。

後人為其作傳,就是嘗試為他們的能量,精神,風采,作出適當留影。只盼他們的豐碩遺產,都能更完善地譯介到台灣。

【註】Berger音譯應為伯杰。




2021/05/23

職場半載

「小狗,我在哪裡?」你是玫瑰。你是蘭。你是崔佛。好似名字不只指涉一物。夜是如此深邃廣闊,極遠處卡車怠速,此時,你可以直接踏處出牢籠,我會等你。在那兒,星兒閃爍,憑著已逝之物的光芒,你我終於看清彼此如何造就了彼此,然後彼此指稱——你不錯。(頁210,何穎怡譯)

摘自王鷗行(Ocean Vuong)《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2019)

WFH頭一週的閱讀收獲,完結擱置已久的夏目漱石《三四郎》、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三四郎》讓我重拾初次讀《心》的觸動,故事取景以明媚與陰影,為惘然不已的「前成人」處境,悉心定格,幾乎讓人就在那裏看見了自己。於今,我揮別校園即滿一年,學生時期的人生憧憬與軟嫩青春,已然淡漠而真正遺落——我像是翻舊照片,對於有過迷失的眼神感到陌生——現在,我可以明白,並不懊悔,我的侷限造就目前的格局;此刻是反省,承認,整備,卻不到原諒的時刻。鄉下人三四郎赴東京就學,流連交往於當地,朋黨過客如霓虹,映出自身的欲望與期待,難免自大而虛浮地做起三個夢;而自大學,研究所,到職場,我三進北城,在燈火無歇的首都夜色下,業已不只三個夢,失落數回,驚醒幾此,無眠地熬過,渾噩地睡去,輪廓屢經重塑而彈性疲乏,如此逐然僵化的階段——眼下所謂未竟,即是以迫切的心,質疑與試探內在的可能性了。

至於《短燦》,在王鷗行打造出的文體結界內,除了閉氣囚游,別無他法。讀至第三部,像是長跑過了臨界點,不再疲憊,不再因為不知何時方休而意志動搖,體感消弭於路途步數,疼痛暫時解離,思緒朗朗,心無旁騖;此際,前兩部時不時困擾的閃回伏筆,線索召集,儼然融會於心,它們併置,彰顯關聯,甚至於論據,如泣如訴——死亡如長河,舟身載浮載沉,在告別時回望,出身與曩昔,再見不見。他那招「成為獵物」的述式,是對被害者/有色者/移民的身分,賦予能動以反轉,成為倖存者/異見者/作家的立場。

肆月中得知Netflix要下架動畫《死神》。從來不想看太難的我,找到這個趕赴的理由,遂一集一集速食地追下去;這下,總算知道日番谷冬獅郎下場踢足球那集前後了。至勞動日慶生,友人帶來不可告人的日雜收藏,有本其中的欄目介紹到《咒術迴戰》聲優;翻到隨口問他:「好看嗎?」當時早將虎帳悠仁設為手機桌布的他,虛偽自持而鎮定回說:「可以啊。」聊勝於無,我便央他傳連結,幾日後收到竟還是LINE TV的正版來源。觀看意外銜接於設定,從靈壓到詛咒,屍魂界到咒術界,四大貴族到御三家,好能對照,重疊,置換世界觀地看下去;反正我不求甚解。作者芥見下下的借鑑能耐非凡,甚能將《火影忍者》師生羈絆無違融入,情節爽利,意念強大,簡略我向來疲倦日漫那種無止境的心內話動機解釋;動畫改編得燦爛,讓人無條件愛上五条悟(還是重新喜歡上旗木卡卡西?)。

崇拜以外。但若說,自己想要練就的術,無非咒言了。

週一到週五,生分到反覆,伏低做小,忙不迭應道:「好。」原先認命,這樣的歷練必經,或以社會更庸俗地認作「賺經驗」自我說服,是循前輩身影、祕笈,鍛造自己成為那樣的人。但一天度一天,你頹喪莫名,其實是不斷地攻克/收拾那些由愚蠢環伺包抄的啃嚙困擾,難分日常麻煩或低能惡意,耗盡所有精神——你即使也曾,勉力於罅隙,開展自己的領域,但在這不復之地,基於整體社會的部分投射,是由上世代自知之明虛缺而充斥的固陋醜惡所生成,無邊籠罩,無際壓制,無所遁形,常常好像,終於剩下保全自己一事可行了;你的領域全無,存在透明,所為空洞。想著或許做到領年終。

這些天豁然清明,恐怕開始自己就錯了;我終究只得以「自己」馴服你。你低落標準以冀望不存在的榜樣他者,反讓自己陷於幻覺,淪落脆弱。所幸你為虛妄構想而忍受,遲鈍反應的時間差裡,摸索規則的同時,到底識見自己真正具備而需要的能耐,可能創造與抵達的道途——現在還不到予取予求的氣候,但你可注意到了,你能去到那裡。

遠端逕生斷線風險與作業困難,但WFH帶你離開那個實境,這條映照而生的間隔,我才看見了你。

有我看顧下,不讓誰再欺身於你了。




2021/02/15

年假Tóibín二書:《布魯克林》《諾拉.韋布斯特》

趁年假,補看完Colm Tóibín的《布魯克林》(Brooklyn)與《諾拉.韋布斯特》(Nora Webster),不禁要辯稱,Tóibín的書誠然適合,過分延宕而後銜接地斷續閱讀,文字貼己深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內斂者的獨白饗宴——停下來,只為佇留在那濃鬱氛圍裡,孑然感受;每回重拾書本,以為自己都忘了,人物,前情,背景,卻能在未及意識以前,復然沒入主角的生命情境。

《布魯克林》改編電影《愛在他鄉》(2015)劇照(來源:The Guardian

《布魯克林》跨洋雙城,格局堪當大銀幕,果真也拍成了電影;在前面章節裡,甫入社會之人如我得輕易代入主角艾莉絲,感同身受,隻身煎熬起頭的困難,但情節過中段後,我殘忍地發覺,正是主角的姊姊若絲猝然早逝,如此「前」提下,解放了故鄉/母親對適值人生芳華的艾莉絲的牽連,拖累——艾莉絲回老家永遠地告別了亡姊,作為釐清,不啻也告別往昔的自己,纏綿而渾噩,故里此去,明白就是斷開一搏,下定決/狠心才有自我的前景可期。

《諾拉.韋布斯特》原文版

《諾拉.韋布斯特》則是一地周旋,成人如何應付日常與無常,身分與責任,消極與振作——敘事與口吻淡然無波瀾,卻是點滴漣漪,像是那些至多不逾六集的無名BBC鄉村劇,意外好看,輒心事重重卻又誠心實意。其中,沒有青春飛揚點綴,不行天真可愛,卻也非庸常世故而淪教條陳腔,踏實直面,其實有些心酸,我們可都知道故作堅強,即是過日子,把日子好好過下去。

我可想像,大多人可連結《布魯克林》那樣離鄉背井迢赴大城市拚搏的心路歷程。我只意外自己更喜歡《諾拉.韋布斯特》:故事發生在北愛紛亂未止時,一名愛爾蘭遺孀,在鄉民與親友睽視下,長、次女雖已成人,還是求學定位人生的前置階段,為人母、長姊及至晚輩的Nora仍須把握自己,兩稚兒尚待她拉拔——其間,言或不言,傷或不傷,想或者就不想了;動人在於,她不屑也不會是展開人生新章這種廢話,而是修補,不放棄尋找之姿的修補——這些年來,始終護捧著一家易碎與已碎的心,「好轉」委實是太輕巧的闡釋,她到底已無比使勁地將人生的局面自防守轉向了進取,且讓羽翼之下的豐滿離巢。

於我,我看向自己,終其一生,都無能回報那樣的厚愛。

生命離開了,取而代之的是長久以來的醞釀,流連著,然後淡去,被其他東西取代。(頁307)

她心想,康納永遠都會這樣,長大後照樣會為大小事情煩惱,會從人間百態尋找事物出錯的跡象。(頁326)

摘自Colm Tóibín《諾拉.韋布斯特》(Nora Webster, 2014)(宋瑛堂譯,2015)

喜歡Colm Tóibín作品,實是那深沉而悠長的諒解,無邊溫柔,慰藉心底。




2020/10/09

恍惚於《夢外之悲》的時代返照

2014年,Katie Mitchell多媒體改編《夢外之悲》
(圖片取自Melanie Wilson網站)

一、 

出於無助,她故作姿態,卻又自我厭倦。她敏感、易受傷害,卻以謹小慎微、費心過頭的自尊來掩飾,在這樣的自尊底下,便是最微小的傷害,也會馬上令她驚慌失措,一張無助的臉往外望。要貶低她是很容易的(彤雅立譯,頁53)。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夢外之悲》(Wunschloses Unglück, 1972)


這樣冷峻的文字,殘忍而精確,精確而殘忍。

但該如何是好。《正常人》(Normal People, 2018)裡的康諾亦是如此,你也許也是。 


二、

寫作並不像我打從一開始相信的那樣,是對人生某段已經結束的回憶,而是以句子為形式,對記憶展開一場持續的大驚小怪,而句子還宣稱自己保持了距離。

當然,描述純粹是一種回憶的過程;它無法為下一次的回憶驅趕走什麼,只是讓人在恐懼的狀態中,能試著盡可能地以貼切的文字表達,從中獲得一些樂趣,並從驚恐之中製造出回憶的幸福。

白天,我常覺得自己被觀察著。我開門察看。每個聲響都被我當成一種襲擊(彤雅立譯,頁120-121)。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夢外之悲》(Wunschloses Unglück, 1972)。


彤雅立的翻譯很好讀。我個人喜歡《夢外之悲》勝過《守門員的焦慮》。同樣在體會人的安生,我更觸動的是《夢外之悲》所理解的狀態;我也認為,我們這代人可與之深切共鳴:在於加速的社會性,時代精神幾經更迭,短瞬一生備嘗光景移星的滋味,入夜即蒼老,醒轉卻也迎來新生,竟也同故事主人翁(作者自殺的母親)流連自處於歐戰(意識形態也好,國族情緒也罷)擾攘的境遇——我們個體的歲月一次又一次無可避免地戴上「新」面孔,總是重新振作,卻也屢次被擊潰,直至疲倦與死亡的博弈終於真正結束。




2020/08/12

《正常人》書摘:世代證詞與個人抗辯

午後開始下雪,厚厚的灰色雪片飄過窗前,融化在碎石地上。周遭的一切不論視覺或氛圍都賞心悅目:教堂裡污濁的氣味,課堂之間想起的對講機微小鈴聲,還有那黝黑陰森的樹木,矗立在籃球場周圍宛如幽靈。日常作息緩慢進行,在新的白底藍線條紋紙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抄寫筆記(頁26-27)。

兩人交談的時候,要是他暗暗決定不提某件事,梅黎安通常不到一兩秒鐘就會問:「怎麼了」。在他看來,「怎麼了」這三個字寓意深遠:不只是因為她精確地察覺到他的沉默,所以提出疑問;而且也代表了她渴望和他毫無保留地溝通,因為擱在心裡沒說的話會成為他倆關係的障礙。他把這些全寫下來,一個個包含著許多獨立子句的冗長文句,有時候還有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分號,彷彿想用文字把梅黎安如真如繪記錄下來,留待未來回味。但接著,他就把筆記本翻過新的一頁,如此一來他就不必面對自己寫的東西了(頁36)。

他終究還是憐憫她的,但她拒絕了他。說起來她也替他覺得難過,……。對於他這個理當平凡且健康的人來說,這個事情的嚴重性遠大於她(頁81)。

然而,他逐漸覺得不解,為什麼同學們的討論內容都這麼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最後他終於明白,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真正看書。他們就只是每天到學校裡來,慷慨激昂地辯論著他們根本沒讀過的書。如今他已經知道,他的同學和他不一樣。對他們來說,發表意見,信心滿滿地加以陳述,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他們不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顯得無知或自負。他們並不笨,但也不比他聰明,他們只是以另一種方式遊走世界。他很可能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他們,而他也知道,他們永遠不會瞭解他,甚至連想嘗試一下的意願都沒有(頁87)。

我多希望自己可以永遠和其他人站在同一邊,她說,那樣我的生活就會容易多了(頁170)。

換言之,她是個和善的人,康諾慢慢瞭解到,他其實喜歡和善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也很和善(頁205)。

梅黎安身上的野性一度影響了他,讓他以為自己和她一樣,以為他們都有同樣難以言喻的心靈創傷,無法真正融入這個世界。但他從未有過像她那樣的創傷,只是她讓他以為自己有罷了(頁212)。

我不知道我有什麼毛病,梅黎安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

她的聲音聽起來異常冷淡遙遠,彷彿是她講話的錄音,在她離開或啟程前往某地之後才開始播放(頁226)。

她努力想成為一個好人,但在內心深處,她知道自己是個壞人,墮落、有毛病的壞人,她努力想表現得正常,想表達正確的意見,說出正確的話,但這些努力都只是為了掩藏在內心的那個自己,她邪惡的那個部分(頁297)。

她身上有種令人驚懼的特質,彷彿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個填不滿的洞。就像你在等電梯,但電梯門一打開,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黑得嚇人的空洞電梯井,門開開關關,但你看見的永遠都只是這個可怕的黑洞。她缺乏某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一種自衛或自保的能力,結果反而讓其他人難以理解。你往前逼近,以為會遭逢抵抗,結果你面前的一切就這樣崩塌殆盡(頁306)。

Normal People by Sally Rooney, 2018(李靜宜譯,2020)

你很難確定自己究竟要不要喜歡這樣的作品。

彷彿流水帳或者即是病歷本身,按時序以誌的文字不斷逼近而精確的證詞。所以這真是時代的癥兆,發作為整世代人的狀態嗎?你介意的是,最終還是走向了個人意義的心理治癒。問題是,明知故犯是沒有出口的;神經質而堅強不能,易碎得無地自容。

B 洞悉了。開始是從梅黎安的姿態認作你,但往後翻頁同拉長鏡位,過肩平移轉至主觀鏡頭,她目光裡真正映照出的其實是康納,他才是你;相反地,梅黎安才是拯救一般的存在,她以自身病理化的乖張合法化了康納的無所適從——崩潰而不能自己的人只會是後者。自始至終,衷心回應,害怕辜負,以成就別人期許或者世道規範為生存依據的就是你;他跟你一樣,覺得現在為止的一切都太艱難了,然環睹周圍各種徑直履行的常人,與其怪罪這個世界的困境,追索終極的理由,毋寧癥結還在於不夠格的自己——是以如此相信,如能「正常」,是不是也就可以容易了?

為了追求正常而失控,懦弱嗎?誰又能擁他入懷呢?你也曾想。

《正常人》書封(時報)


2019/09/30

約翰波恩《慍怒》介紹

讀後,上網試圖搜尋John Boyne《慍怒》(The Heart’s Invisible Furies)的介紹(李昕彥譯,2019,凱特文化)。但除了書商通路制式介紹以外,只有《中央社》發了一篇(業配?)。關於此書中文的數位足跡仍不多,所以不揣淺陋發文了。

這是一本不薄的小說,但相對其試圖呼應社會現實的歷史本身,又其實輕巧了。整部故事誠實地以一人物(Cyril Avery)之生命脈絡去複寫愛爾蘭同志權益的境況,真實性強化於敘事中提及不少至今仍是真實鮮活的社會名人。故事起自「恥辱」(Shame)是二戰結束的1945年,「後記」(Epilogue)則收在2015年的「遠航之船」(Beyond the Harbour on the High Seas),正是同年5月24日,長期受天主教把持的愛爾蘭成為了全球「第一個經由全民公投而非國會投票完成婚姻平權的國家」。

作者引述同祁家威那樣的人,是年逾七秩的愛爾蘭參議員David Norris的話,他以一生職志所爭取到手的權益最終還是來不及了:

對我來說有點遲了。我花了這麼多時間把船推下水。但是自己卻沒有跳上船。如今船已經離港在海上運行,不過看著心情也好(頁617)。

愛爾蘭出身的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以著述《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成一家之言。此書譯者吳叡人是中研院學者,他的引介提醒著讀者愛爾蘭與台灣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同樣是美麗海島,同樣傍身帝國陰影,同樣有著自己不可解的悲情。

亡國感沉重的此際,我們當然還是會明白,彼此的差距有多大。同婚公投結果就差上許多了——無論是島民的反智還是中華傳統禮教(互為因果),其戕害都更勝!

回到文學,先從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的《黑水燈塔船》(The Blackwater Lightship)看到這本《慍怒》;兩位愛爾蘭同志作家的聲名都已遠播好萊塢,前者小說《布魯克林》(Brooklyn)改編為電影《愛在他鄉》,John Boyne則是《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可惜的是,兩部大作都無涉同志議題。

讀著《慍怒》,彷彿能看見書中每一個人物,追劇那樣地迫切希望結局安好⋯⋯事實卻是,情節緊接而成的破碎澈底成了沒完沒了的密集情緒勞動(自私的主角在美國的某日幾乎同時地失去生命中唯二的摯愛男孩)。主角最終在腦瘤的病徵中重逢了前半生心儀的少年,左一句右一句恍惚的對話,寫在讀者的心上,溫暖的像是午後透過玻璃的陽光。

「朱利安?」我說。
「哈囉,西羅爾。」
「是你,對嗎?」
「當然是我,不然會是誰?」
「但是你已經死了。」
「是啊,我知道。」

在結束的時候開啟,J.K. Rowling這樣藉著老校長遺物向Harry Potter提示。《慍怒》以一個人的生命遭遇承受作者要控訴的家國歷史,亦是在結束的時候方才開啟。這讓我明白,認知到生命的結構,而這無疑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解方。





2019/06/02

詬病「暖男」——再冷也不該拿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林肯先生在座位上驚了一下。

⋯⋯

殲滅他們。

置之死地,不留生機,驅回巢穴。

必須擊潰哀傷;不能淪為禁臠,無能無效,更陷困局。

速戰速決,方能締造最大福祉,因此——

必須殺。

反對者是:強取你手中的蘋果,宣稱己有,為己所種的肥王型人物,他們擁有的一切不是白白奉送至眼前,就是巧取豪奪而得(不公不義的本質或許只在他們生來較他人強大、聰明、果敢)。蘋果強奪到手,便傲然大嚼,不僅認為蘋果真為他所種,甚至水果還是他發明的,謊言的代價則落在低下者的心頭。

摘自George Saunders (2017). Lincoln in the Bardo(何穎怡譯。2019,《林肯在中陰》)。

週末,電視轉到韓天一台,韓天二台,祖國手機台,豪奢地,成天SNG,強力播送這些「紅」合之眾於整座島嶼(天知道還落地於左岸)。

真令人害怕(類同小強密集恐懼症,直犯噁心)。

想起幾日以前,臉書上看到詩人林達陽貼文:「在催促時代前進的同時,我們是不是對一些懷念往日情懷的長輩太殘酷、太傲慢了?那些年代的台灣有太多遠不比現在好的地方,但那畢竟是他們用最好的自己認真活過適應過的時候。」以此要求我們要願意「溝通」。我深不以為然,果真是異男本色。

原來刻不容緩地為命在旦夕者聲討是「傲慢」的,暖男如此責備道。

學Communication出身的我,還真不知道這東西除了「再現」以外會有任何實效。

有人要死掉了。總還有人自視公道在那廂和(和)事(稀)佬(泥),你要尊重中老年人習慣看著人家因為他們而死掉的感覺啊,那畢竟也是他們的青春年華。

——只想問,要是以為某群人的情感記憶相當乃至大於被壓迫者分秒日夜的實在痛楚,那還需要轉型正義做什麼?

又比方。從來,同志就不是現在需要結婚,從來,同志現在需要的是,當前眼下,right now,此時此刻,就要被當作自由人——玫瑰少年死於無數次稍遲片刻的「寬容」;難道總是等到玫瑰花田,枯死一片,哭死一片。

世人皆受苦。

同詩人美好言詞的寬待時空下,都是任由更多好端端的人的寂靜殞落。切莫像左岸那般,將剽竊講成所有創新都來自於抄襲,中國式語言特色即是將黑白分明之物事混成灰色,標舉庸常共存,於是大家都一樣,價值無所謂高下。

劣幣驅逐良幣。不是每個個體都值得一視同仁地對待;因為價值恆有貴賤,因為崇仰自由民主,因為謹守人權法治。

林肯怎麼做的?開啟了南北戰爭,動真格的槍砲,才成功解放了黑人。

見血的,以戰止戰。掌權者得殺伐決斷清理髒東西,才能確保良善的生存可能。

像是反年改的老噁男性侵犯。這有什麼好遲疑的,我不懂。(還有那些都四五十歲甚至奔六追七的中老年男子在節目上宅X、X傑、X幹的喊著彼此名諱,沒有一刻自省/醒自身有多噁心有多憨蠢,也活得很不耐煩啊。。。)

只有這樣,我們玫瑰花田才保常年芬芳,不有惡臭。

talk is overrated.



2018/07/03

派對撩妹守則:詩、存在及宇宙

電影《派對撩妹守則》(2017)改編自尼爾蓋曼〈在派對上怎麼跟女孩搭訕〉(2006)
(推薦以下文字的閱讀襯樂)


She said, "We knew that it would soon be over, and so we put it all into a poem, to tell the universe who we were, and why we were here, and what we said and did and thought and dreamed and yearned for. We wrapped our dreams in words and patterned the words so that they would live forever, unforgettable. Then we sent the poem as a pattern of flux, to wait in the heart of a star, beaming out its message in pulses and bursts and fuzzes across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until the time when, on worlds a thousand sun systems distant, the pattern would be decoded and read, and it would become a poem once again."

她(Triolet)說:「我們知道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所以我們把一切都放到詩裡,告訴宇宙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的所言、所行、所思、所夢、所欲。我們將夢境裹以文字,排列成陣,讓那些文字得以永生、無法遺忘,然後我們把詩以流體的格式輸出,在恆星的核心內等待,以脈衝波、爆炸、絨毛班飛散的方式把訊息發射出去,傳送到電磁光譜之外,直到訊息抵達一千個太陽系外的世界,於是格式就會被解碼、被閱讀,再次變成詩。」

⋯⋯

"You cannot hear a poem without it changing you," she told me. "They heard it, and it colonized them. It inherited them and it inhabited them, its rhythms becoming part of the way that they thought; its images permanently transmuting their metaphors; its verses, its outlook, its aspirations becoming their lives. Within a generation their children would be born already knowing the poem, and,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as these things go, there were no more children born. There was no need for them, not any longer. There was only a poem, which took flesh and walked and spread itself across the vastness of the known."

「你聽了一首詩後,不可能不受其改變。」她(Triolet)告訴我(Enn),「他們聽到一首詩,這首詩就殖民了他們,定居在他們身上,其韻律成了他們一部分的思考方式,其意象永遠改變了他們的隱喻方式;其詩句、其觀點、其渴望成了他們的生命。不消一個世代,他們的孩子會生來就知道那首詩,接著,只會早不會遲,一切水到渠成,不會再有孩子出世,不再需要孩子了,永遠都不需要了。只剩下一首詩,那首詩會化成肉身、雲遊四方,將自己散布在浩瀚的已知宇宙中。」

⋯⋯

The streetlights came on, one by one; Vic stumbled on ahead, while I trudged down the street behind him in the dusk, my feet treading out the measure of a poem that, try as I might, I could not properly remember and would never be able to repeat.

路燈一盞一盞亮起。在那片黃昏中,維克(Vic)跌跌撞撞地走在前面,我步履沉重地跟在後頭,我用腳步勉力踏出一首詩的節拍,但我不管再怎麼嘗試都無法好好憶起,也無法再複誦那首詩。

推薦電影插曲:


2018/04/22

Review: Fuchs論社群媒體的異化

第五章〈網路,社群媒體,以及霍耐特對盧卡奇物化、異化理論的解讀〉(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 and Axel Honneth’s Interpretation of Georg Lukács’ Theory of Reification and Alienation)。摘要與心得。
馬克思主義試圖處理,人的本質與其生存產生了衝突,從而揭露異化(alienation)的現實困境。作者Fuchs回歸這個基礎關切,探究何為人類的生存本質?何為社會的社會性本質?這種本質性探問至今,作者認為,Rosa 與Jaeggi 儼然棄守了「客觀社會條件是獨立於人類意識」的真偽辨識,主張「去黑格爾」、「去盧卡奇」的異化概念,乃是同霍耐特(Honneth)所指出,傅柯受尼采影響帶來社會哲學的移轉以降,突顯對普遍主義的厭惡(頁155-157)。然而,Fuchs認為,「異化」可被解讀為所有社會所具備的先驗重要性內在特徵,因此主張,批判理論應該設定一個廣泛的原則(連結唯物論、辯證道德理論),去檢視,反思,病態的社會實踐如何背離了美好的生活條件。
延自黑格爾 、米德(Mead) 對於「承認」(recognition)概念的闡釋,霍耐特區分出三種現代社會中「承認」的形式,愛(love)、平等(equality)、成就(achievement);重塑出社會承認的三模式,家庭與朋友提供情感支持,法定權利的認知尊重,及價值共同社區賦予社會尊重。重點在於,藉由發展心理學實證「他人的承認與同情的參與先於認知(cognition)」,如此,「承認對方構成了語言理解的非認識性先決條件」,提示了社會的先驗性內在本質——溝通行動的前提在於社會承認(recognition)
這個「承認」與慧雯老師「倫理閱聽人」(ethical audience)的概念吻合,即引用Levinas:「人與人的遭逢,是一種不可化約的關係,這種面對面的關係,使得人能夠瞭解他人的先驗性,以及他人與我之間絕對的異質性(頁109)。」其中「遭逢」、「關係」、「先驗性」的構聯顯然重疊,提取出「我—他者」的維度,能有效將他人納入自我的視野,這顯然是對社會性的肯認,早先即潛伏(低調而存在)於傳統媒體閱聽人的社會機緣,藉由社群媒體之科技機緣下放大並彰顯的現象。
哈伯瑪斯路過!哈伯瑪斯將溝通的物化視作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他分別政經系統與傳播領域,主張傳播是單純、非工具性、解放性的,忽視了傳播藉由中介金錢與權力的積累,本身的工具性,成為積累與支配體系的一環。)
【註釋】
  1. Rosa認為,我們並未異化於我們真正的內在本質,而是異化我們在空間、時間、社會、實踐、客體維度中適應世界的能力。
  2. Jaeggi認為,異化在客體與主體的意義,分別是權力與感知/意義(sense/meaning)的缺乏;異化不是缺乏關聯,而是一種與某種事物的關係,儘管是不相關的關係。異化的概念存在兩個主要問題:如何客觀定義獨立於人類自我定義的好、與原始本質和解的概念。Fuchs歸結Jaeggi看法,自我異化(self-alienation)是個人所為之力量(power)與存在(presence)的缺乏,個人行為與慾望之認同的缺乏,或者對自我生活之參與的缺乏。
  3. 黑格爾四種「承認」的向度,承認家庭所提供愛的需要,承認公民社會、法律制度中人的自主權(autonomy),國家對個人特殊性的承認,對道德生活、團結過程的承認。
  4. Medd三種承認:愛、合法權利(legal right)、團結(solidarity)。

3乘3結構(主體、主體間、客體 × 經濟、政治、文化)的申論

霍耐特主張一種道德一元論(moral monism)。對他而言,承認和社會性(sociality)是社會的內在品質,允許具備先驗政治意涵的道德判斷(即構成社會本身的政治絕對命令,不公正、不公平是應該在政治上有所改變的)。物化(reification)便是對承認的遺忘: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知識、存有、認知乃是基於承認與同情的參與;正是這種遺忘,造就了其他人被視作事物(things)(頁163);此處可區分出三種物化形式:在我們與他者的關係上、自然/世界、我們自己,亦即:主體間(intersubjective)、對象/客體(objective)、主體(subjective)三種。
作者Fuchs指出,霍耐特批評馬克思是社會經濟簡化論,但霍耐特自己的理論認識中卻缺乏工作、經濟的維度,是一種無視社會物質性的哲學理想主義形式(頁159)。為了補足這部分的空缺,並開展霍耐特「人類的社會及道德存有」見解,其倫理意涵對於美好生活的考量,Fuchs引進黑格爾的辯證思維 ,提出「共同」(co-)這個向度,並(令人無比厭世的)指出,社會性是社會物質的重要向度,人類無法孤立而只能存在社會關係中,「They are producing and working beings」。物化,意指社會關係裡,忘記了承認的需要,從而羞辱、不尊重他人;異化,意指人類不能以促進共同利益的方式來掌握基本社會結構,從而使特定階級、菁英掌控並利用他人(頁165-166)。而盧卡奇(Lukács) 的「目的論」(teleological)正是為了克服工作(work)與想法(ideas)的分離;按此假定,使用價值(use-values)、集體決定(collective decisions)、定義(definitions)作為社會三領域(政治、經濟、文化)中人類社會活動提出的基礎目標(頁164)。「人類共同合作以實現某些目標」,其倫理意涵由此衍發,Fuchs強調,人類並不是互相承認彼此以圖生存而已,他們是一起在共同合作(co-operation)過程中生產社會世界(social world)。
(定罪)九宮格維度既成(頁171),作者Fuchs將Facebook放進去釐定。關於數位異化(digital alienation)如何發生?Andrejevic認為,線上社群活動生產的可轉讓性,這種數據陰影(data shadow)異化本身的關鍵,導致演算法異化,基此在數據採掘、大數據分析、統計相關性中定奪了生命機會。Fisher卻主張,異化是指存在狀態不能掌控某些東西(如勞動過程、產品等),而這種更少的異化指向更大可能的自我表達、生產過程的掌控、自我客體化的本質及連結、與他人溝通;矛盾的是,Fisher指出,使用者在「溝通、社交化、建立社交網路、分享資訊、對話友人並閱讀其貼文、追蹤及被追蹤」中去除了異化同時也加劇了剝削。按理,剝削發生於異化之際,Fuchs歸結兩方殊異觀點,Andrejevic的異化論建基於客體向度(數據)、Fisher的異化論建基於主體向度(經驗),是以在解讀上的正反面。
我最為感佩的是,作者Fuchs的分析誠然是先見之明,完整勾勒出當前Facebook引發(大眾生存)的危機意識。「在主體間與客體的層面,Facebook的異化意味著:經濟上,對於使用者數位勞動於生產數據商品的剝削,從而對數據的使用方式產生價值並失去控制;政治上,Facebook與其他通訊公司合作,形成一個監控產業體,破壞自由主義;文化上,意義創造的注意力與線上知名度的不對稱,讓使用者相較名人、強大組織處於劣勢地位(頁171-172)。」Fuchs以數位拜物教(digital Fetishism)結論當代病徵,數位媒體以線上社交的直接性掩蓋了更為抽象的數位剝削、控制、監控、排除的現實。
本文偶也提及抗爭(struggle)的可能。我總覺得,問題都是老問題,這大概是法蘭克福批判學派永遠佔有一席之地的理由。只是意識到新現象裡的老問題怎麼解決?那就是正義、倫理的永恆提問,對於臉書,歐盟近日設下更為嚴格的準則去保障隱私權,將自由與民主奉為圭臬的美國可能要畫出政治紅線,保障真正公平的選舉環境,看不下去臉書販賣/榨取使用者的個資,各國政府或可以課以重稅以饗社會福祉。
雖說結構問題總得回到制度面去解套。但這可能不代表,個人就不需要去面對結構。在本文中,提到「化己為所用」(self-appropriation)這個概念,實踐self-appropriation,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在我們的社會關係裡有所累積,如此,方在自我行動中存在、掌控自己的生活、挪用社會角色、認同自我的慾望、參與世界。先不管這種提議有沒有思考上的漏洞,但這麼積極,未免也太疲倦艱難,太理想主義了,我覺得。
【註釋】
  1. 黑格爾認為,世界恆常不是其所呈現,其真相隱藏於眼前的存在之後,本質乃是建構存有真相的背景(background)。現實性(actuality)作為存在,以一種現象的真相相應其本質;現實性統一「本質/內在」與「存在/外在」。
  2. 盧卡奇認為,物化是階級、菁英分離了人與社會的本質的過程,導致人與本質存在產生了衝突,一旦人的本性被征服、變形、殘廢,我們才能說出客觀的社會異化條件。
P.S 我以為,面對徒勞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徒勞以對,那面對異化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異化本身。直到現在,我還是很驚訝,使用者針對祖克柏及其臉書的全球性跳腳,彷彿無數人付出了信任,真切的生命,美好的事物等等之類的;我下載了關於臉書蒐集使用者個資的檔案(天知道這就是全部),裡面有照片、對話紀錄、動態等,順手打開幾個,因為有夠無聊與佔空間的,就刪掉了。


2016/03/31

理解的可能視角:《怒》讀書及觀影心得

《怒》書封(聯經)

 

不久前,看到西藏僧人自焚的新聞,那時候我真的不解,他那種寧死不屈的心情,到底是種甚麼樣的感覺。應該不是痛恨至極,或是悲傷、或是可憐這種簡單可以說明的吧?他想表現的是,我是來真的,我是真的生氣了。可是,難道除了死之外,沒有別的方法讓別人理解嗎?……但我想也許不行吧。讓別人理解自己的認真,可能很困難吧。因為認真或不認真,不能用肉眼看到。…… 
(《怒》,頁169


我一直覺得,吉田修一的小說有著電視劇般的質感,能在腦海裡清晰浮現角色之間的相處應對,自然而然承接下去的對白栩栩然出現了聲音與畫面。比起《路》如【海角七號】那種走停遛達的閒適節奏,盡由緣分巧合拼湊順勢得以收拾完整的一目瞭然,《怒》則像是那些最好的電視劇,擁有一個令人失落的結尾,你我的人生未能一如往常地從故事裡獲取到實在而膚淺衝動的鼓勵;相反的,並非等不到雨過天青的故事結局,而是只能平淡無奇地承認無法彌補的事實,是帶著一定程度不甘願地認知到,過錯的鑄造已然決定於懵懂的當初,無可避免也不能回溯。

揪心的是哪一段呢?我試著排行。是青澀高中戀情的殞落,是同志家人終於還是缺席了,是壞掉的胖女孩尋覓幸福的自我懷疑。

他們都擁有少數但堅定的家人。亡命天涯的泉有一個姿態更低的媽媽陪伴,尋找人生伴侶的優馬有哥哥與友香又近又遠的關照,而愛子有明日香及爸爸堅實卻無言的守候。然而,這些角色的共同點是認為自己不可能被愛。是看輕自己還是看清自己呢?我想自己或也是這樣的檢視過,不久便從生活裡層出不窮的衰事與厄運得出後者這樣的答案。

開始學習把話說得不以為然,輕巧避開可能赤裸的時刻;我以為這也是一種成長的事實,因為我們不想再讓自己受傷了。串起這本書的其實是一起兇殘命案,不免理解到這可能也是一則隱喻,究竟莫名的巨大而空無的惡意,起源為何?風暴來襲之時,如何度過這種撕裂的破壞,不可承受的浩劫。那柔軟而易碎的自我意識,可以有多少把握以支持我們走多長的路?

《怒》大概是這種反撲力道的展現。在我的理解中,殺人犯最後被辰哉「解決」,是最沉痛的一幕。關於相信不相信,害怕被自以為理解而且信任的人背叛;而我們賴以生存的其實是某種堅信的價值而已,尤其存在渺茫不可捉摸的人際關係──正因為那是我們朝思暮想的,現在的模樣,對抗不生存的所有理由。

那種永不言敗的絕望姿態,就是這樣來的。 
John Berger,《留住一些親愛的的》)

無論如何,老調重彈的反省,你唯一縫補的可能,就是重新去愛上,說服自己能夠衷心相信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怒》潛伏並伺機於一個深沉的夜色,一個街角巷口的午後,一個溼冷季節正要遠離之際;於孤獨轉換成妄想,於尋常醞釀衝突,於陰霾應散未散的徘徊。對我而言,不能只會愛自己,重複並麻木不仁地運用「做自己」的修辭伎倆,而要一直去尋找,停駐於眼神的光芒的各種可能。



電影「怒り」予告


觀影心得(2016.10.14 補充)

一開始並不抱持著多大期待,畢竟那是三條均衡等重的故事線,如何不成為拼貼片段的流暢敘事。我害怕的,是電影曲解掉這「等重」的三種視角。對於理解橫亙其上的絕望,應該是原著試以三方面加以詮釋,加以力道而能闡明意涵,加以柔焦而能紓解情節。原著作者吉田修一其實投以等量齊觀的注視,冥然中給人一份守護感,那是,世界很大,但我們卻很少覺得我們屬於這個世界,那一份毫無理解可能的孤立與其無助,原著作者用三條故事,等重發動,等重協商,等重觸動。但是意外地,電影有呈現出這一份「等重」,適恰地透過畫面切轉,調度之間,成功支持起三條故事線的互文性基礎。不能太刻意,猶如文本對照;不能太輕忽,猶如獨立故事。兩種可能,都會導致等重卻是承攘彼此意味的「一個故事」斷裂或崩塌。

我不太喜歡一種說法,就是整齊的演員卡司,整齊的演功。這好像是最近幾篇影評中常提到的評價。但這未免太忽視敘事於其間的作用了。或許讓觀眾感受到的,是這些角色不可共量比擬的生命困頓,故而直截以為是演技,但更可能的是,這根本不存在比較的意義,因為這是一整個故事,人類自然講述故事的方法,當我們提及相關案例以理解,那是參照體系,是對照座標,基於理解的本能,在整個星系宇宙習焉試圖理解自己,而假以眾多他者生命,供以推進理解的可能。講白一點,我們如果真的理解了,說者,說故事的人,他想要表達的意味;在【怒】這部電影中,三個以為是獨立於日本三個所在地故事,透過文本敘事,曾經是小說而今是電影,都要說一個,什麼叫做絕望的姿態,因為絕望失去信任的可能的人們,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原來存在。而且,不只是他們。

如果硬要指出一個缺憾,是在沖繩故事裡,辰哉的憤怒似乎並不足已構成。那一剎那的崩解,發生在失去對化名田中的信任時,絕對不僅是對於泉基於「朋友」的愧歉,更是因為在小說中,高中生田哉其實是喜歡泉的,而泉也是知道這份心意。那一種單純的喜歡最終還是遇上這悲哀極痛的事故,輾壓式蹂躪,早先暗示了,隱喻在這遭受美軍佔據的蔚藍海域。


電影【怒】劇照:藤田優馬(妻夫木聡 飾)
此外,優馬的身世其實也是被電影給帶過了。成長於單親家庭,兒時與母親的相處糾葛,這在許多理解同志的生命感受,是很重要的。或許很多人容易了解,優馬表現出的那份驚嚇——在他接到警方的電話時——但那絕非單是出於恐懼直人會否就是兇殺案的兇手(表面上,是的)。而是,在他苦心孤詣的生命歷程裡,他向來且用力護持的,至少外觀上呈現完整無瑕予人強大的生命力度,比如展現在中年男子的性吸引力上,他無懈可擊,但這一切盛裝打扮,其實是因為對於這個世界,基於赤手空拳的一種虛張,偽飾。而今,走到這個故事裡面,對他而言,是疲於試探各種情感與自我理智的那一刻。

我認為,這一份關注,是溫暖所在。這一個故事給予一個提醒,可以理解的可能,甚至是關於絕望;但是這個理解的起點,就在於承認絕望。這講來矛盾,所以需要三個,或者更多的故事去說明。我應該承認,這個作者到這個導演,講了一個我需要也想聽到的故事。


坂本龍一 「許し」(forgiveness)[soundtrack]


2015/08/29

蠻荒儀式


狄更斯在〈文明巫醫〉這篇散文中批判「儀式」,從喪葬禮俗切入,對照自旅途法國中目睹相對簡樸的儀式規則,召喚起童年時的送葬畫面,英國種種繁瑣儀程並沒有不同蠻荒地帶的祭祀秩序,道理根本雷同;從小窺大,政治場域如議會、法院,任議題成為儀式的附庸,不真正處理任何問題。
Real affliction, real grief and solemnity, have been outraged, and the funeral has been ‘performed.’  The waste for which the funeral customs of many tribes of savages are conspicuous, has attended these civilised obsequies; and once, and twice, have I wished in my soul that if the waste must be, they would let the undertaker bury the money, and let me bury the friend. 
The Uncommercial Traveller, Charles Dickens

真正的痛苦、真正的哀傷與真正的莊重都備遭侮辱,葬禮只是『行禮如儀』地辦了過去。許多野蠻人部族的喪葬習俗裡明顯可見的浪費現象,也同樣存在於文明社會的葬禮當中。我曾不只一次在心中暗自盼望,如果這樣的浪費確實不可避免,還不如就讓殯葬業者埋葬那筆錢,而讓我埋葬我的朋友(陳信宏譯,摘自《非商業旅人》,頁326)。
儀式其實蠻荒,這應該是狄更斯本文的核心。劉梓潔的【父後七日】,也是在那些顛簸不已、啼笑皆非的喪禮過後,一切終結以後,恍然理解到,父親與自己真正的揮別,悲傷終於抵達,情緒終於降落,浪掀般的傷痛而不能自己。而或許,也只有離別的傷感得以無能地漫漶,直擊的沉痛後座力十足地催生勇氣,不假掩飾地回過頭來,承認生者欲遮掩、力圖否認而不願正視的事實,比方葬禮應對的無非是逝者的向背,不回頭的轉身了。只是日常裡,鮮少有巨大的力量那樣棒喝效果;我們只是好整以暇,在時間的寬容與陰影下,逕自織就困縛的謊網,虛妄地守株以待各種獵物,它們是迴游人間的名利,提供短暫飽腹的安適。

長久看來,文明世界裡的儀式承襲了蠻荒的無效。過於纖細敏銳的心靈者如狄更斯不免痛苦不堪,只是,他訕訕地諷刺,殯葬業者無須拐彎抹角,乾脆點,埋葬那筆繁瑣名目杜撰而出的費用,他想要真心誠意地直面告別的憂傷。

有時,在許多人生的儀式場合,放空地不知所措。為了自保故而學會那些,世故以後習成,逐漸蔫壞,面目模糊;還不如赤手空拳地正面衝突,縱然那樣傷痕累累,還是自己吧,始終還是那個熟悉原本的自己。我仍然可以擁有憂傷以及其他,並且可以肯定其存在,每個時刻中渺小的可能,如此甚好。

2014/08/23

【讀書筆記】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同名耶)在《新聞的騷動》(The News)討論「新聞」,猶有一種從外看進去的深度。

image

不同於我在學院派的學習經驗,動輒以內部組織(權力、倫理)、外部結構(政經、文化)分析,左批判右套牢,談著談著,千絲萬縷而又身陷泥淖,仰天長歎,疲憊者敗下陣來,新到者接棒戮力。我們,重複地,不曾間斷地,呼籲並修正一紙記載迢遠而可能的處方箋(寫作、剪輯、編製),同占星那般觀看與紀錄著,探詢摸索的過程很多發現與感觸,但最終,仍然留下無法真正企及的惋息。

這本書分章立節地探討起當今新聞困境──國際新聞,乏人問津的曲高和寡;災難新聞,不忍卒睹的殘忍血腥;名人新聞,膚淺俗濫的八卦小說。若同從前,我們誠然可以一路審問下去,傳喚閱聽人、傳媒、記者等人出庭(例如靠北記者這個粉絲專頁),並藉由各方證據的拼湊,疊合起一絲一線瑣碎細微的徵象,仔細檢調整條產製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指認出各種名狀下的框架理論肇生的鏈鎖式症狀;但最終,如同我們帶著伴其一身的慢性病進到大醫院,掛哪一科都有所缺失,吃哪一顆藥丸都有副作用──儘管,某些時候,某些階段,體膚心理之痛楚能夠獲得某種程度的紓解,但我們仍得小心翼翼地維繫著這一點靈光,視其為偶發的幸運,無比珍惜,不至於天真到以為能夠阻擋「壞下去」的時間之輪。

然而,我們相信人生並非如此,我們一定能夠突破現狀。

這不啻是無用的文學的意義了。我認為,作者試圖接近「新聞」的存在意義,異於近來傳播學的主流表述(若以政大新聞系的歷程而言──從文學院出走後自立傳院,轉向社會科學取徑),討論的視角論據,是自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重回文學(liberal arts)的領域。臚列七例,摘引如下:(粗體係筆者強調所為)

  1. 談面對政治帶來的失望,常常只是毫無來由的樂觀所致。
    新聞拒絕接受人性現實,於是任由希望一在沖刷在同樣的淺灘上。新聞裝出一副天真無邪的姿態迎接每一天,卻總是到了傍晚就不免對我們的處境充滿盛怒與幻滅。……。實際上,我們就許多面向而言仍是個無可救藥的物種──這點並非偶然,而是根本上就是如此;此外,我們在關鍵時刻也不該氣急敗壞,而應當保持深沉平靜的憂鬱心態。」(P.65、66)
  2. 談陳腔濫調下的同一化困境,泰半是我們誤信並縱容笨蛋的自以為是。
    現代的笨蛋能夠輕易知曉過去只有天賦異稟的人士才可能知道的事情,但儘管如此,這麼一個人卻仍然是個笨蛋──過去的時代從來不必擔心這種令人沮喪的組合。」(P.81)
  3. 談產製國際新聞需運用「細節得以連結建立起相對的切膚感」的藝術原理。
    把焦點投注在這些平凡元素上並不會削減『嚴肅』新聞的力量,反倒是能夠提供一座穩固的基石,讓我們對駭人及干擾正常生活的事件能夠產生真正的關切。」(P.97)
  4. 談財經新聞的疏離感受,如同夜半一再侵擾的荒涼叩問。
    ……;另一方面,我們卻也懷有許多粗淺、天真、單純、熱切又強烈的渴望,又總是刻意將這些渴望隱藏起來,也通常不願提及,只怕一旦表露這種盼望,將不免有失體面及成熟嚴肅的姿態。」(P.150)
  5. 談名人新聞帶來的閱聽人效果:嫉妒,是我們習焉忽略的負面影響。
    當然,嫉妒的效用有其限制。過度提醒別人的成功,可能只會使我們陷入恐慌與麻木,並且無意間導致我們無法將任何計畫付諸實行。我們聽到別人達成種種工業的消息,不免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
    我們必須不讓自己的內心與外界隔絕,處於平靜的狀態,才有可能完成有價值的事物:也就是有一天可能引起別人嫉妒的事物。」(P.191)
  6. 談災難新聞的悲劇深意,得以作為寓言啟示,協助我們度過人生裡的變數。
    新聞中大部分的內容,終究乃是陳述世界各地的人,在各式各樣的立場中犯下嚴重的錯誤。這些人沒有能夠在還有時間的情況下
    掌握自己的情緒、節制自己的執迷、判斷是非對錯,以及作出適當的行為。我們不該虛擲從這些人的失敗中獲取教訓的機會。……,藉此讓我們在安全的狀態下,已充分的餘裕發展出最好的因應方式。」(P.222)
  7. 談意外報導裡「虛空」的雙面角色,藉其平衡生活裡各種的拉鋸折衝。
    死亡的念頭能夠讓我們看待事物的先後順序而獲重新安排,撥開日常生活中的煩擾,而使自我當中較有價值的部分再度浮現出來。看見人生中真正值得害怕的事物,能夠在驚恐之餘,致力追求內心知道自己應當追求的人生。」(P.227)
    我們都太習於把感同身受與人性畫上等號,以致遺忘了偶爾保持麻木也是一種必要的成就。……,那些問題畢竟不總是屬於我們的問題。」(P.231)

以上。回歸真實世界(實務或學術),我們心知肚明這些闡述很難成為有用的「說明書」,指南成就途徑或者作法要領,遂能抵抗這個頑強而殘酷的自然生態;事實上,政經結構與職場倫理仍如衣食那樣,飽暖才得以延續首先之體魄。唯獨,更重要的是,作為個人(閱聽者與傳播者)無時無刻倚賴完整的護守與慰撫,以安適自我的心思與情緒,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之際,感觸到最深刻的觀點了。







2014/07/01

夏目漱石《心》與暑假開始

夏天迎來暑假,或者,暑假同時落在夏天。

終於有時間慢慢解決一些事情。(比方,我試著聯繫一下,發現大概完了,但失去了原先的忿怨,也好,就這樣吧!)

image

此時,回想起在期末考以前讀完夏目漱石的作品《心》。這本書是在期末前的最後一次返家,由於早先便在ibon買好時段的高鐵票,卻因李福鐘課上投影機無法使用只得提早下課,在抵達北車搭高鐵前出現一格不短不長的空檔,那時外頭傾盆大雨,我上樓晃到誠品翻翻看看消耗時間,心不在焉地注意著手上的錶,到現在都還記得,當下一個人痞痞而無奈的心境,連作者名字都懶看,直接翻閱內頁。 
當我開始覺得無聊、無所事事時,原本在父母眼中寶貝兮兮的我,漸漸也回歸正常不再受寵。……而且我每一次回家,總會從東京帶回一些父母親所不了解的奇怪習性。……這樣的生活,不禁讓我開始覺得乏味,一心一意只想趕快回東京。 
摘自夏目漱石《心》P.63
接著,他寫到父親的病情。我心裡覺得很荒唐,想著,「唉,我了解,對,我是這樣的,你寫得對極了。」敘事者想很多事,那些事情那樣輾轉於心中,日夜未曾止歇地令人極其煩躁;人性,總之讓人喟嘆。好多時候,我很用力抗拒才幾乎抵擋住了的那些無所遁形地在小說情節裡現形,我費解但又何其不值得的諸多細瑣,他亦不假思索地寫出來,平淡無奇卻精準無比。那樣的大學生指認我的徬徨迷惑,自以為是地讓單純與小聰明併行,初嘗世間險險不可期而只能想到撤退的選項,或者平庸也是;然而,他的老師令我失落,彷彿再下一著我就是他。故事像一面鏡子映出眼底的黑暗;時而悲傷,時而震顫,時而曉悟並感謝是恰處於該階段被預先提醒了。 

但我無意寫出來那些明白。悶熱的日子,無力地覺得再也沒有甚麼事情值得被弄得一清二白的,反正都是滿身大汗,意識模糊地度過一天以後累得一蹋糊塗,倒頭就睡,然後微微汗黏地醒來以後還是累,然後又是一天,又是疲憊,又是不明白而無所得。我想像中,《心》的第一章〈老師和我〉他們初次於海灘相見,應該也是在這樣的情緒裡吧。 

儘管待在冷氣房裡,尚能透過屬於冬季的語言與劇情(歐美影集或者翻譯文學)提醒自己活到以後的那個時候,彷彿現在時空下的自己其實是活在未來,現在確實是死掉的。這樣想著就好像好過一點了。 

而我知道,到時候總是想念這個時段的蒙昧無知。在白恍恍夏日裡的莫名其妙,包括這篇遲到而闌珊的讀後感。

P.S 這是一本翻譯到讓人以為是同時代下同語言的人寫出來的書。翻譯林皎碧的〈譯後記〉寫得亦好,可見其用心與功力深厚。


2013/04/24

落下第一場夏雨




昨夜浮沉,好友陪聊直至跨日。
就寢時,想起滿天星河中,躺著眠床如乘一條小舟,想是有些釋然了。
收拾好失落與不安,繼續做一個好勇拚博的人。
今日通話,她報以平安如常。
於尋常的顛簸日子中,格外靜好,感恩。
想跟她說,作我永遠的心靈後盾,我就有力量,保握當下每一個片刻。
──我的臉書,2013.4.23 


錯過許多,想要伸手抓住,滿天星斗,日光抵達好幾個光年後的星球。 

緊抿著雙唇,不願吐露任何預兆,樹葉沙沙,拂過雙頰,泛起一陣暢意,認定這是第一場夏雨。濡濕的磚瓦盛著一窪一窪的髒水,落下的葉糊在上頭,踩過去,一攤一攤。 

啟行後疾走穿過腦海既定的藍圖,如筆墨般的生命舒展開無限浪漫情懷,隨著步伐震著衣著垂墜不止,縱有些顛簸參雜其中,不影響滑行的完整與頓點遲疑以及嘎然轉身的微失控。巨觀地腑照一幅大圖,其實,窮山惡水行至柳暗花明,沒有分別,地界是心象畫出的崁兒,闖過程程之城也只是風景造陣,身於其中,當局者迷。花朵凋零,水流冷冽,蟲鳥禽獸嘶鳴;梯柱危危,壁面剝落,車馬世道鼎沸;書籍斑斕,字跡凌散,鐘面歲月漠然。 

晴天萬里時,氣息紋風不動,渡賢橋像畫中停格的假橋,跨過無力芒草簇擁蓋過的細水。 

你只想發呆。


無聊到分享讀書筆記。(基礎法學導論,王曉丹老師的論文。) 
l   法律製圖(legal cartography):法律並非單純反映現實,與地圖類似,因比例尺大小、投影方法以及不同符號,而產生系統性扭曲。大比例尺是地方法,中比例尺是國內法,小比例尺是國際法。

l   Santos指出,不同層次的法律建構,都具有「再現」與「指向」的作用。

l   王曉丹指出,小比例尺的人口販運國際人權法,是普世人權及其模糊性,人口販運問題「再現」為營救被害人的正義行動,規範上則「指向」刑罰化與保護被害人的工程。

l   合法律性(legality);透過場域內的製圖規則與內在邏輯,建構合法律性。合法與否、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l   正當性(legitimacy):正當與否,人權、民主

l   交織合法律性(interlegality):不同法律層次之間,即國際法、內國法與地方法的交織與滲透,建構而成彼此的關聯性。

l   (過去的)法律多元主義(legal pluralism:多重法律秩序在同一時空背景下共存,或者指具有主導性的單一法律系統對不同法律傳統的認可。

l   (現在的)法律多元性(legal plurality):於全球化的法律時空中,當代法社會並非如同過去的二元存在:國家法/地方法、官僚法/非官僚法、正式法/習慣法、殖民法/土著法等,而是國際法、國家法與地方法三種法律系統共同存在。捨棄以往國家法作為絕對唯一中心的視角。

l   法律時空(time-space of law)、場域(field):權力或資本的分配結構,所決定的位置,彼此的客觀關係構成的網絡。

l   符號爭奪(symbolic struggle)

l   遊戲結構的改革:1.代表性問題:人民非均質,菁英無從代言。2.揭露並改變結構的不利情況。3.讓底層人民說話。4.看到底層人民能動性。5.文化脈絡的變遷。

l   法律之暴力性(law’s violence)、法律權威主義(legal authoritarianism)

l   刑罰化(criminalization:明確性原則,嚴格解釋構成要件,一致性,針對個別行為,去脈絡性歷程

l   脆弱性(vulnerability):剝奪概念,在〈人口販運防制法〉改為「利用不當債務約束」、「利用他人不能、不知或難以求助之處境。」

l   脆弱處境:牽涉對「意願」的認定。

l   以被害人為中心的目標(victim-centered objectives)

l   權力競逐:政治角力的過程。

l   神入(empathy):移情作用、感同身受→人性→普世人權

l   轉譯(translation):共同框架下的圖像、符號、故事→現有結構環境,既有的體制文化→重新設定目標人群

l   事實建構粗糙→法律操作形式主義,強調合法律性→形成社會排除→不討論法律效力之至正當性→逃避或玩弄→法律壓制性

l   重視主體形構;人權推動應避免落入加害者、被害者、拯救者的三重自我建構,而為「憐憫的教程」,忽略非均質的被害人,忽略被害人的主體能動性(agency),法律框架流於倫理(ethical)的決定。

l   法律的壓制性;中產階級爭取經濟、文化與政治權力的過程→「社會規訓」(social regulation)與「社會解放」(social emancipation)的張力→法律被國家壟斷→僅剩社會規制性→幾近數學、幾何學。

l   對抗式後現代主義(oppositional postmodernism;1.三重否思:國家霸權地位vs.國家與法律,市民社會vs.公私法二元性,改革vs.革命。2.邊緣人群與弱勢人群的底層聲音。3.次級世界法律才是人權世界主義。

l   界線設置、路徑突破

l   安置中心(勞委會):外籍被害人、持工作簽證入台→共19處

l   庇護所(移民署):外籍被害人、非持工作簽證入台→僅宜蘭花蓮南投三處

2012/12/13

川本三郎《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與【革命青春】



這個故事訴說在一個大時代氛圍下,一個記者的內心獨白,視角是內縮的,那些不時閃過的近身歷史切片,如談話、如採訪、如一個人的獨旅,嚴厲而反覆叨念、批判自我,叩問「我是誰」。這樣的故事令人耽溺,角色衝突被具體化成新聞工作者與受訪者間的關係,除了關於專業倫理,也關於一種價值追尋。如今看來,依然是這樣重擊著我們本科系學生的內心,我們也這樣掙扎,在另一種時代氛圍下。

電影詮釋出的情態,讓我意外連結出一種想像。片中受訪者K(梅山/片桐)行為鬼祟,神經兮兮,不時出現油頭垢面。主角記者試圖追問、拼湊真相,並希冀得出一種結論,能將K定位成思想犯,卻又產生角色上的困境;另一方面也不斷掙扎記者與受訪者間的距離與信賴關係。這向來是新聞實務上常見的討論。

如此,類比到主角記者以「思想犯」否定「殺人犯」的情節。我於是聯想到,精神病患與諮商師或心理醫師間的關係。諮商師或所謂心理醫生傾聽病患,並寫下處方箋,完成診斷。其中,透過「分析、解釋」(病情)賦予病患一個較友善「認定」,如「躁鬱症」似乎正確性地、強大地「阻卻並取代」我們俗稱的「神經質」與「易怒暴躁」的詞彙。過程中,因為事關心理層面,醫業行規則多所限制,如由醫師「主導」晤面時間與地點甚或決定是否繼續,或如若逾越了醫病關係需立即停診等處理方式。專業「喊停」是切換式地決斷。相反的,一般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同樣複雜的但得以管道進展或者退後,存有程序上的溶接或退去。

相較之下,記者與受訪者間的距離,大抵在醫病關係與一般關係間遊走。

我在當《大學報》體育版記者時曾感受到類似的角色獨特性。我不熟悉很多項運動,常在場邊楞著望向場內,抽離感頓生;一道光譜儼然成立,我周遭的人:該項運動協會成員與體育選手家人,而更近一點的是教練或者裁判,最核心的通常是選手。我的困境是,我無法得知一位球員的歷程、一項運動的發展樣貌,但光譜上的所有參與者,他們擁有深淺不一的內部視角,使其熟稔並能有效解讀「所有的所有」。這亦表現在我採訪時總有責難般難堪,經常程度上相當冒犯地假裝有一種情誼/默契地追問受訪者感受,如「比起去年,你今天某一球閃神了一下,是不是剛從韓國比賽回來,還有點累。」之後更多的經驗才使我明白,體育記者不單只是累積採訪經驗,甚而會加入該項體育協會,與體育選手建立「關係」,久而久之,關係中的信任(彷彿朋友般)成為新聞稿中的內部視角,帶出深入以及脈絡的依承。彼時,我在做個案蒐集資料發現,美國體育記者,場邊第一排的位置,進入更衣室、換洗室,與球員一同坐巴士、飛機往返比賽,他們的關係正像朋友。

所以為了那份內部視角,記者需要去和受訪者成為朋友嗎?而朋友的定義在哪?怎樣的界線劃分出清楚的朋友關係?受訪者成為朋友,要如何客觀獨立報導?爭執點很多,也就無從定論了;從某種角度看來,關係是得游移在相當尺度上的。

革命青春(2011)劇照
回到故事上,我倒覺得執行上沒有這麼無從定見。應該說,故事中至少提供一個真實個案,讓這位記者過程中抽絲剝繭般尋覓出一個想法,他得以為自己的價值觀堅持,即便這個價值判斷確實又是一個難題,尤其又牽涉到受訪者真實性與欺騙的情節,才讓記者與受訪者間的關係變得無法掌握。當然,我看到一位既是文青又是記者的主角,那是那個時代下的氛圍,主角以相同的音樂、文學興趣作為與受訪者間誠信的基礎,又以這樣的誠信延伸成為彼此間的默契與信賴的想像;事後縱然全盤弄錯(記者自己遭到連累而入獄),但有一件事情至少不會錯,記者從頭到尾都這樣深刻地掙扎,是這個故事客觀事實上搞錯了真實的代表性的那樣的時代,但主觀精神上又何其確實在新聞從業的執行中體現出記者欲捍衛及思考所依循的價值,以至於堪稱上那樣的時代,這是讓我內心震動與信仰的。

另一方面,社會線記者呈現出的樣態,跟警察(白道)打交道,魚幫水水幫魚的互利,藉公權力介入以合理化記者與消息來源(警察)間的所有關係。這僅是一個故事切面,電影或書籍都刻劃不深,卻因主角的節節敗退產生反作用力潑了一桶髒水,或說映照出一種難言的黑暗面;寧可主角記者文青那樣潔癖與自溺,理解那樣而非同情,我們確實深深為此讚嘆與崇敬。

我會以為,我們需要多一點這樣的文青記者,總是能潔癖式地逼視自我,捍衛自己的價值信仰,同時又掙扎不已。而非同一套邏輯的詞彙,不斷套用與復刻,令社會保守以致於極端。這當然才是新聞自由的社會責任。這裡期許的是文青記者,卻非社會運動者。前者是紀錄者與說明者,透過擷取與轉譯甚至詮釋,使資訊內容產生意義,過程中價值與真實不斷詰問;後者是從政者,他們以行動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力量與正義互相搏鬥。所以,我認為不應模糊記者與社運者的界線,或者說,他們身處同一場合不好區別、辨認,但他們遭遇困境不同,是會在不同的掙扎下做出選擇;不會是結果論至上的,縱然表面上做出一致的選擇,也無法等同考量了同樣的爭點。

上課前一邊讀著文本,一邊上網查了東大與京大的地位評價,結果是尷尬的,如同台大與政大。1960年代那樣的氛圍依舊引人興趣,我想那是因為,那種風潮的形成一再去挑戰現實體制下的運作,外觀上是一群人(社會化低,涉世未深的人)的集體運動,實際上卻是集體進行個人思辨的歷程,內容缺乏社會上的事故圓滑,尖銳地閃著動人、懾人的光芒,提醒或者衝撞,這個現實世界。

2012/04/29

PS的話

假日回台中,夜裡,重翻張家瑜的《我開始輕視語言》,覺得文字細膩,勾著很多無端的思考,繞著繞著,進去了很深的情感。

進了大學,最多時候,就是教我們一直講話,最動聽那一個,就是贏家。大概在大一下以後,就開始發現系上的人,多數都講得動聽,都屬於可以獨當一面,滔滔不絕。聽久,那一種調調,既膩且厭。夠動聽也夠媚俗。 

至少目前為止,這個系不太告訴我們「哲學」,不太去訓練一個人的價值判斷。可是,最恐怖的其實是,這個系的人又比誰都還有機會、還有慾望,告訴他人資訊。但最多人學到的,就是資料蒐集與呈現,而已。 

覺得更莫名其妙的是,大家都覺得「只有」實務重要。只是,以新聞業而言,值得一提嗎?有許多文學院、外語學院的學生,在大學四年中不做實務,到最後進了新聞業服務,並沒有一定會做得比本科系還差。事實上,以目前台灣這種生態而言,這行業最需要的,似乎就只是熱情而已。 

大家都不希望膚淺,卻只搞懂外語、寫稿或者做電視的方式與程序之類的,可是,這種技術純熟以後,多熬幾年,就是很有深度嗎? 

聽到別院的人說「不用考試真好」的閒言閒語,甚至會轉變成,瞧不起別院的人只會讀書、考試,覺得他們都不做一些實務工作。可是,他們懂國際局勢、國際組織、歷史脈絡、性別平等、土地使用等背後的一套理論,他們在考試時申論,因而釐清並建構出的邏輯(甚至完整的價值體系),你會有嗎? 

終究,擁有五到十年的採訪經驗,還是會換得人家大一上一堂課的結論。 

你可以繼續發音純正,外貌出眾,穿著得體,講話言之有序,繼續,在這個荒誕的小島上,滔滔不絕。 

反正,這行業挑明標準,說清楚比講正確還重要。 

反正,這小島上,你一定不會寂寞。

2012/02/12

寒假四篇

1.
還有很多書沒讀,這種感覺,彷似一條無止境的戰線,時時在戰,也時時在觀望。 

我常常在一盞夜燈下,凝視那些字字珠璣直至視線模糊。

隔日,關於書中那些字句,有些會記得很清楚,或是酸楚過頭的文字產生病懨懨的無可奈何,或是淡淡憂愁的文字中帶有期許勇敢的宣言導致憂國憂民的龐大抱負,或是一種沒有整理過的跳躍思考,它們是混雜但確實新穎的矛盾文字,乃足以構成我價值體系的地震翻轉;這些純然關於作者筆鋒透露出的口吻,都持續騷擾著我一整日晨間活動的心情。 

於是,亟欲知道下個故事或者下個心情筆記的思緒甸在心上,一到晚間,就毫不猶豫地再度浸入那一些記憶,像哈利進入儲思盆的歷程,追著另一個時空奔跑。 

時空中,就像電影《全面啟動》,你只能時時把握住你相信的價值想像,終究隨著敘事載浮載沉。 

比方看作者旁徵博引地批判整個社會、家國以至人類社會,你卻只能坐在床上憂心忡忡,或者坐在馬桶上心急如焚,想著自己竟是無力面對一個莫名其妙處在的世界。比方看作者過生活的樣子,食衣住行與學業事業像是立體的迷宮,走了進去,就一直在等待一個永生的出口。比方看作者侃侃而談自己的憂鬱還是欣喜,那些情感有時很細瑣,很都會或者很鄉村,很現代或者很從前,很片面或者很有歷史典故;另些情感則沉重凝肅,攸關生死之大事,生命被攤開以後,癱在那裏,一點都沒辦法,哭笑不得。 

有時候,喘一口氣,會放下書來,突然覺得,自己到底在幹嘛?這些或那些,究竟改變了麼? 

「哀,其實都沒有。」


2.
 

作家柯裕棻是蔽系仙女老師,多虧書院某有內涵的行政人員,有幸聽過她一次演講(《都會的瑣事與幻想:在生活的細節裡);當時,我坐在她一旁的沙發,紀錄她的語言。她散發著甜甜卻清涼的氛圍,穿著黑色立體高筒靴,更顯獨立與俐落。

她總是多慮的,帶著矜持,多面得把玩一件事情、一段情緒、一股熱情或冷漠等。如此,儘管很多不置可否的感觸,用理性的筆調寫出,甚至是學術般的鑽研巧勁,以平實的文字熨著常情世故,的確很散文的散文,一點一滴,札記著日子。 

事實上,比較《恍惚的慢板》與《浮生草》,我愛前者多一點,前者文字密度較高(它們確實較小),排版較簡潔(後者篇章又上又下,像草稿,令我頭昏)。然後,最主要是《恍惚的慢板》的文字總是低迴著一種情調,那令人著迷不已,於是,我很小心翼翼地分批、分次,像是在計較罐裝零食的食用規矩,節制地閱讀完全書;不同的,後者讓我很一氣呵成,彷彿作者在你面前,講著一千零一夜,篇篇精彩,有些部落格上有看過,比如「小男孩摸絲襪」與「春雨中人家吃年糕」這兩篇:第一次閱讀即印象深刻,後文讀畢,胃腸突然也隱然作痛,那是讀者如我,正是一個不太消化吸收的人呀! 

《浮生草》中讓我感到有意思的,其實是兩篇閱讀張愛玲的經驗書寫:〈照片與記憶〉、〈互文性價值〉。我確信也曾有過的經驗,言之鑿鑿地虛構出一個故事,並在一次公共場合的對話上據理力爭,後來獨自一人再次尋找記憶中的片段,卻同武陵漁夫般,確信過的桃花源,不見了;或者,自己證實了沒有過的「事實」,如同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吵半天「九二共識」? 

另外,〈躊躇不前的土星〉文中談及在傳播學從不缺席的「班雅明」(儘管我才大二,也常看到的「名字」),文章篇名來自班雅明的土象星座生平。閱讀時,讀者總是自以為是投射自己的影子,或者找自己的生命篇章;如此,我閱讀的前提:敝人正是2012運勢最夯的金牛座(當然,我完全不相信!→「於是,我相信書中所有引述!」→不相信命運的迷信病症患者?)。 

……,為文隱晦難明的班雅明在這種解讀方式之下變得相當明晰──『面對巨大的時代力量,一個在土星座下出生的人只能憂鬱地迂迴繞路、裹足不前,在傳統的廢墟裏蒐集有意義的物品、在絕境中輾轉,對人冷淡,對自己苛刻,對未來缺乏信心,搖擺不定。』」(摘自《浮生草》頁151) 

我完全認同這樣的論述,土象星座如我這種人:為文隱晦(?)、對人冷淡(有距離)、對自己苛刻(不相信自己)、對未來缺乏信心(院長鍾天師名言:「你們何其不幸,何其有幸,在這最壞的年代!」→因而我對未來完全沒信心。)、搖擺不定(識我者應無任何疑問);為此,我們得憂鬱地迂迴繞路、裹足不前。 

其實,認真說起《浮生草》,它吸引我的地方,都是那些帶有散散學術意味的討論,但又彷若作者在你面前談論他的閱讀經驗而已,而非令人昏睡的厚重論文。其他的生活小札記,依舊保有《恍惚的慢板》的細膩情感知覺,但我私自覺得《恍惚的慢板》文字較有過日子的節奏力量,穩篤的、細密的、小事的生氣盎然;《浮生草》那些比較日子的書寫,則多了份活著的清明,銳利而帶有酸氣地柔性譏諷,卻通常仍然無效那種。

以上,不負任何言責,在我可能修到她的課的前提。 

3.

 被她豪華的很好的文筆(風)吸引,不管她到底是不是做過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並撇開她的《正負2C》被郭力昕老師批評催淚而無用之類的。爭議的她確實在這段日子,認真地做起世界財經新聞,以專題播報式的來淋漓發揮,超越我們系上的任何學長姐在國內財經新聞界的影響力。 

陳文茜的《只剩下一個角落的繁華》,我坦承很多都沒有懂,諸如對沖基金、CODD-dayEPN等專有名詞,於是,她要是亂分析,我也不知道。但有些輪廓,是我這種經濟、財經零基礎的人也摸個出來的:

一、歐盟很慘,尤其是歐豬,希臘是爛國,而德國是例外且有遠見。
二、我們是失落的十年,所以,「這不是我們的時代!」(美式用法),很可憐;陳文茜曾言,她要有小孩,年齡會同我們這代人,因此她是更加感同身受(?)。
三、陳文茜同情中國,諒解中國,理解中國。
四、美國自私自利,是用美金砌出的美麗國度,它毀了這個世界。
五、賈伯斯確實是個人物。(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應該是不同意的,可見其部落格文章《經濟學論述的公共性》) 

但我只不喜歡書背文案:「陳文茜以明晰透徹的眼神、無奈的預言口吻,來看這驚心動魄的人間劇碼。且看一看美麗而蒼涼的文明聚合,是如何只能剩下一個角落的繁華。」任何讀新聞的人都懂,時事為時勢所趨,它們容許預測,但不容許被武斷的評價,以「明晰透徹」的形容進行夸談,如此,是否太小看、太無禮對這充滿變數的未來?BBS上老是以「文西」來指稱文茜,我以為,正來自鄉民對她所恃之洞悉能耐的質疑、諷刺。 

但她如果確實用心地繼續做她所謂「島嶼的獨白」:新聞人本是用自己那一些基礎學識背景,與時代議題並肩作戰,持續透過採訪來觀察走勢,提出她的觀察與見解。那會比「公視」那種自以為將議題的兩面並陳,就是深入且客觀的探討方式來得吸引閱聽者,而有可能激起閱聽者的討論與思考。 

這本書旁徵博引,是認真的評論文,是這個時間點上,願意不再討論檢討或者反省的原地踏步式語言,而是願意往前走動的鳥瞰式時代語言。 

4.
那天,爸騎摩托車載我去繳學雜費,一路,鄉村裏燒金紙的味道,從蜿蜒小路邊的雜草叢竄出。這是年假期間從未缺席的味道,而從我小時候就有。「咻─」一個拐彎撇了過去,離開小路,過幾個橋,馬路從一線道到四線到六線……,最後進入市區的銀行繳費。我突然覺得,是不是,進城所以繳費,進城所以大道之行也? 

現階段的人生,是不是總是在過橋,這些橋橫亙悠悠細長的河流,一些情緒還留著,人的步伐已經離開了,並且從不回望,可能還厭惡雜草,可能還厭惡金紙味道,可能還厭惡這蜿蜒柔腸小路;更可能期待更整直的大路,旁邊的磚頭砌住泥土而不致露出,路樹安靜合理的釘在座標上。 

走著、跑著,躲過、撞過。有點莽撞,有點慌。路大且直,找一個棲生之所。還不到,還是沒有呢? 

「唉,從不要僅只如此。」這句話,我想講久一點。



這首歌好碎碎念,跟我這篇文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