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8月, 2018

喘息


A drunk on the pavement is something you do not need to see, and part of a world you do not wish to be part of, so you look away. 
Children are very good at looking away. 
你不會去看喝醉倒在人行道上的人,這世界也有部分是你不想參與的,所以你會把頭別開。 
小孩非常擅長把頭別開。 
Neil Gaiman (2012) “What the [Very Bad Swearword] Is a Children’s Book Anyway?” (沈曉鈺譯)

#1 找房看屋
午後,悶滯圍城,停佇路口,茫然四望,拭去額脖上的汗,推開瀏海與後腦勺髮尾。琢磨,考慮再三,修剪自己的需求,削足適履,努力把自己住進那些窄仄的格子;只能在欠缺中抉擇,無風,欲振乏力。傍晚驟雨,一陣一陣,倦意漫漶記憶,滑開手機欲回溯,心神同手機頁面排列陌生電話號碼,無主上下。

城市千門萬戶。夜裏,樓廈逕在大馬路旁公然輝煌,鑲嵌陽台的光同聖誕樹上的燈泡,層層恆穩流洩,覆底的陰影藏著自己的漫沉腳步,街燈指路,踅入暗默巷弄,老舊公寓借光在那坑窪裡的水灘。視線只在那一刻,惶惶回睹,毫無著落,彷彿穿過,即使渺小仍猶誇飾的存在感。


#2 徒勞時間
時間一直都會是問題。矛盾地,耗費大量時間,審「時」度勢,一事無為——我們佯裝一點也不在意,正是太在乎——小心翼翼地虛度時光,縱然才情,只聞樓梯聲。終於,過往資料陳列高閣,午夜徬徨,張望之,回顧而能注意到,細數出,那些斷掉的後來,乃親手窒息掉的開頭。遺恨於將來:如果,如果要有一個持之以恆下去的,該有多好。


#3 反身展演
有人說,與你說話,自己會感覺到自己像是個白癡。

許是盛氣凌人的提問方式,專心致志,捕捉話語流落的次第及邏輯,那些話挑戰著言不及義以外的評價,對此,不禁流露倨傲的檢視神態,以為別人怎麼想都無所謂。

——如果誠實些(潛/前意識裡),你可也明白,過程是運籌帷幄的,說這句話,說那句話,旋搭上一句話之後,挑刺,細究,計較。接近一種練習,復返,諳熟。至於看起來,順其自然的猝不及防,介於聰明和無聊之間。

過程裏,這份「不自然」所創建的距離感。心機設防,處處都關於識別,欣賞的人在於懂得的肯認,專屬(於你)的權限。換句話說,這全然關乎等候:人來人往,事隨時往,日夜輪迴以淡漠外表的作勢,直至尷尬,舉止無措終於也變成了一種習慣;但更深沉的期待,則是機運裡的默契,許諾,祇在剛好的時間份量裡,把握,連結,有所積累。

——另一方面,相對屏蔽其餘人。他由衷的是,怪異節奏的幽默(有人笑了),感知疏離而理解困難,獨特心靈體系有著恆絕的封閉性,不流俗只因艱難從眾。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心底願望,他亦想飽餐一頓。

沉緬於此,諷刺便著落於明知故犯的興味,常常也傷人損己。張力自始是中性的,久之形成慣性,「拒斥」的面貌體現於常態應對——自始至終,那樣的星球無人生還,獨自旋轉,孤單運行。然後,或多或少,自慚形穢。


03 7月, 2018

派對撩妹守則:詩、存在及宇宙

電影《派對撩妹守則》(2017)改編自尼爾蓋曼〈在派對上怎麼跟女孩搭訕〉(2006)
(推薦以下文字的閱讀襯樂)


She said, "We knew that it would soon be over, and so we put it all into a poem, to tell the universe who we were, and why we were here, and what we said and did and thought and dreamed and yearned for. We wrapped our dreams in words and patterned the words so that they would live forever, unforgettable. Then we sent the poem as a pattern of flux, to wait in the heart of a star, beaming out its message in pulses and bursts and fuzzes across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until the time when, on worlds a thousand sun systems distant, the pattern would be decoded and read, and it would become a poem once again."

她(Triolet)說:「我們知道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所以我們把一切都放到詩裡,告訴宇宙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的所言、所行、所思、所夢、所欲。我們將夢境裹以文字,排列成陣,讓那些文字得以永生、無法遺忘,然後我們把詩以流體的格式輸出,在恆星的核心內等待,以脈衝波、爆炸、絨毛班飛散的方式把訊息發射出去,傳送到電磁光譜之外,直到訊息抵達一千個太陽系外的世界,於是格式就會被解碼、被閱讀,再次變成詩。」

⋯⋯

"You cannot hear a poem without it changing you," she told me. "They heard it, and it colonized them. It inherited them and it inhabited them, its rhythms becoming part of the way that they thought; its images permanently transmuting their metaphors; its verses, its outlook, its aspirations becoming their lives. Within a generation their children would be born already knowing the poem, and,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as these things go, there were no more children born. There was no need for them, not any longer. There was only a poem, which took flesh and walked and spread itself across the vastness of the known."

「你聽了一首詩後,不可能不受其改變。」她(Triolet)告訴我(Enn),「他們聽到一首詩,這首詩就殖民了他們,定居在他們身上,其韻律成了他們一部分的思考方式,其意象永遠改變了他們的隱喻方式;其詩句、其觀點、其渴望成了他們的生命。不消一個世代,他們的孩子會生來就知道那首詩,接著,只會早不會遲,一切水到渠成,不會再有孩子出世,不再需要孩子了,永遠都不需要了。只剩下一首詩,那首詩會化成肉身、雲遊四方,將自己散布在浩瀚的已知宇宙中。」

⋯⋯

The streetlights came on, one by one; Vic stumbled on ahead, while I trudged down the street behind him in the dusk, my feet treading out the measure of a poem that, try as I might, I could not properly remember and would never be able to repeat.

路燈一盞一盞亮起。在那片黃昏中,維克(Vic)跌跌撞撞地走在前面,我步履沉重地跟在後頭,我用腳步勉力踏出一首詩的節拍,但我不管再怎麼嘗試都無法好好憶起,也無法再複誦那首詩。

推薦電影插曲:


13 5月, 2018

試譯:James Bay - Slide 中文歌詞

live video pic


YouTube Link

[Verse 1]
From the hot strobe lights and the spiked punch bliss
To the long walks home in the dark we'll miss
Nobody teaches you how to reminisce
Nobody teaches you to hurt like this
從熾熱閃燈和派對潘趣酒
到黑暗裡漫步返家,我們將會想念
沒人教你如何緬懷
沒人教你受傷如此

[Chorus]
Then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Yeh,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然後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是的,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Verse 2]
No more coked up, broke, nocturnal kids
Was that ever even us, do we know what we missed?
Nobody teaches you how to win big
Nobody said there's no reverse on this
不要更多吸茫,心碎,夜遊的孩子
是否我們曾經那樣,我們當知錯失了什麼?
沒人教你如何大把贏
沒人說過這沒有回頭

[Chorus]
So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Yeh,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In disguise, we get a little better at controlling ourselves around midnight
Then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所以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是的,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以此偽裝,午夜之際我們更能控制好自己
然後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Bridge]
Nobody wants to, nobody wants to
Nobody wants to, nobody wants to
Nobody wants to wake up alone
沒人想要,沒人想要
沒人想要,沒人想要
沒人想要獨自醒來

[Chorus]
So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Yeh,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one else
In disguise, we get a little better at controlling ourselves around midnight
Then we slide into the arms of some...someone else
所以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是的,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以此偽裝,午夜之際我們更能控制好自己
然後我們滑入另⋯⋯一人的懷抱

[Spoken Outro: David Harris]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is love
Under the burden of solitude, under the burden of dissatisfaction the weight,
the weight we carry is love
And so must rest in the arms of love at last, must rest in the arms of love
(David Harris口白)
世界的重量是愛
在孤獨的重擔中,在不滿的重擔中,
我們背負的重量是愛
所以最終必然歇息於愛的懷抱裡,必然歇息於愛的懷抱裡






22 4月, 2018

Review: Fuchs論社群媒體的異化

第五章〈網路,社群媒體,以及霍耐特對盧卡奇物化、異化理論的解讀〉(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 and Axel Honneth’s Interpretation of Georg Lukács’ Theory of Reification and Alienation)。摘要與心得。
馬克思主義試圖處理,人的本質與其生存產生了衝突,從而揭露異化(alienation)的現實困境。作者Fuchs回歸這個基礎關切,探究何為人類的生存本質?何為社會的社會性本質?這種本質性探問至今,作者認為,Rosa 與Jaeggi 儼然棄守了「客觀社會條件是獨立於人類意識」的真偽辨識,主張「去黑格爾」、「去盧卡奇」的異化概念,乃是同霍耐特(Honneth)所指出,傅柯受尼采影響帶來社會哲學的移轉以降,突顯對普遍主義的厭惡(頁155-157)。然而,Fuchs認為,「異化」可被解讀為所有社會所具備的先驗重要性內在特徵,因此主張,批判理論應該設定一個廣泛的原則(連結唯物論、辯證道德理論),去檢視,反思,病態的社會實踐如何背離了美好的生活條件。
延自黑格爾 、米德(Mead) 對於「承認」(recognition)概念的闡釋,霍耐特區分出三種現代社會中「承認」的形式,愛(love)、平等(equality)、成就(achievement);重塑出社會承認的三模式,家庭與朋友提供情感支持,法定權利的認知尊重,及價值共同社區賦予社會尊重。重點在於,藉由發展心理學實證「他人的承認與同情的參與先於認知(cognition)」,如此,「承認對方構成了語言理解的非認識性先決條件」,提示了社會的先驗性內在本質——溝通行動的前提在於社會承認(recognition)
這個「承認」與慧雯老師「倫理閱聽人」(ethical audience)的概念吻合,即引用Levinas:「人與人的遭逢,是一種不可化約的關係,這種面對面的關係,使得人能夠瞭解他人的先驗性,以及他人與我之間絕對的異質性(頁109)。」其中「遭逢」、「關係」、「先驗性」的構聯顯然重疊,提取出「我—他者」的維度,能有效將他人納入自我的視野,這顯然是對社會性的肯認,早先即潛伏(低調而存在)於傳統媒體閱聽人的社會機緣,藉由社群媒體之科技機緣下放大並彰顯的現象。
哈伯瑪斯路過!哈伯瑪斯將溝通的物化視作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他分別政經系統與傳播領域,主張傳播是單純、非工具性、解放性的,忽視了傳播藉由中介金錢與權力的積累,本身的工具性,成為積累與支配體系的一環。)
【註釋】
  1. Rosa認為,我們並未異化於我們真正的內在本質,而是異化我們在空間、時間、社會、實踐、客體維度中適應世界的能力。
  2. Jaeggi認為,異化在客體與主體的意義,分別是權力與感知/意義(sense/meaning)的缺乏;異化不是缺乏關聯,而是一種與某種事物的關係,儘管是不相關的關係。異化的概念存在兩個主要問題:如何客觀定義獨立於人類自我定義的好、與原始本質和解的概念。Fuchs歸結Jaeggi看法,自我異化(self-alienation)是個人所為之力量(power)與存在(presence)的缺乏,個人行為與慾望之認同的缺乏,或者對自我生活之參與的缺乏。
  3. 黑格爾四種「承認」的向度,承認家庭所提供愛的需要,承認公民社會、法律制度中人的自主權(autonomy),國家對個人特殊性的承認,對道德生活、團結過程的承認。
  4. Medd三種承認:愛、合法權利(legal right)、團結(solidarity)。

3乘3結構(主體、主體間、客體 × 經濟、政治、文化)的申論

霍耐特主張一種道德一元論(moral monism)。對他而言,承認和社會性(sociality)是社會的內在品質,允許具備先驗政治意涵的道德判斷(即構成社會本身的政治絕對命令,不公正、不公平是應該在政治上有所改變的)。物化(reification)便是對承認的遺忘: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知識、存有、認知乃是基於承認與同情的參與;正是這種遺忘,造就了其他人被視作事物(things)(頁163);此處可區分出三種物化形式:在我們與他者的關係上、自然/世界、我們自己,亦即:主體間(intersubjective)、對象/客體(objective)、主體(subjective)三種。
作者Fuchs指出,霍耐特批評馬克思是社會經濟簡化論,但霍耐特自己的理論認識中卻缺乏工作、經濟的維度,是一種無視社會物質性的哲學理想主義形式(頁159)。為了補足這部分的空缺,並開展霍耐特「人類的社會及道德存有」見解,其倫理意涵對於美好生活的考量,Fuchs引進黑格爾的辯證思維 ,提出「共同」(co-)這個向度,並(令人無比厭世的)指出,社會性是社會物質的重要向度,人類無法孤立而只能存在社會關係中,「They are producing and working beings」。物化,意指社會關係裡,忘記了承認的需要,從而羞辱、不尊重他人;異化,意指人類不能以促進共同利益的方式來掌握基本社會結構,從而使特定階級、菁英掌控並利用他人(頁165-166)。而盧卡奇(Lukács) 的「目的論」(teleological)正是為了克服工作(work)與想法(ideas)的分離;按此假定,使用價值(use-values)、集體決定(collective decisions)、定義(definitions)作為社會三領域(政治、經濟、文化)中人類社會活動提出的基礎目標(頁164)。「人類共同合作以實現某些目標」,其倫理意涵由此衍發,Fuchs強調,人類並不是互相承認彼此以圖生存而已,他們是一起在共同合作(co-operation)過程中生產社會世界(social world)。
(定罪)九宮格維度既成(頁171),作者Fuchs將Facebook放進去釐定。關於數位異化(digital alienation)如何發生?Andrejevic認為,線上社群活動生產的可轉讓性,這種數據陰影(data shadow)異化本身的關鍵,導致演算法異化,基此在數據採掘、大數據分析、統計相關性中定奪了生命機會。Fisher卻主張,異化是指存在狀態不能掌控某些東西(如勞動過程、產品等),而這種更少的異化指向更大可能的自我表達、生產過程的掌控、自我客體化的本質及連結、與他人溝通;矛盾的是,Fisher指出,使用者在「溝通、社交化、建立社交網路、分享資訊、對話友人並閱讀其貼文、追蹤及被追蹤」中去除了異化同時也加劇了剝削。按理,剝削發生於異化之際,Fuchs歸結兩方殊異觀點,Andrejevic的異化論建基於客體向度(數據)、Fisher的異化論建基於主體向度(經驗),是以在解讀上的正反面。
我最為感佩的是,作者Fuchs的分析誠然是先見之明,完整勾勒出當前Facebook引發(大眾生存)的危機意識。「在主體間與客體的層面,Facebook的異化意味著:經濟上,對於使用者數位勞動於生產數據商品的剝削,從而對數據的使用方式產生價值並失去控制;政治上,Facebook與其他通訊公司合作,形成一個監控產業體,破壞自由主義;文化上,意義創造的注意力與線上知名度的不對稱,讓使用者相較名人、強大組織處於劣勢地位(頁171-172)。」Fuchs以數位拜物教(digital Fetishism)結論當代病徵,數位媒體以線上社交的直接性掩蓋了更為抽象的數位剝削、控制、監控、排除的現實。
本文偶也提及抗爭(struggle)的可能。我總覺得,問題都是老問題,這大概是法蘭克福批判學派永遠佔有一席之地的理由。只是意識到新現象裡的老問題怎麼解決?那就是正義、倫理的永恆提問,對於臉書,歐盟近日設下更為嚴格的準則去保障隱私權,將自由與民主奉為圭臬的美國可能要畫出政治紅線,保障真正公平的選舉環境,看不下去臉書販賣/榨取使用者的個資,各國政府或可以課以重稅以饗社會福祉。
雖說結構問題總得回到制度面去解套。但這可能不代表,個人就不需要去面對結構。在本文中,提到「化己為所用」(self-appropriation)這個概念,實踐self-appropriation,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在我們的社會關係裡有所累積,如此,方在自我行動中存在、掌控自己的生活、挪用社會角色、認同自我的慾望、參與世界。先不管這種提議有沒有思考上的漏洞,但這麼積極,未免也太疲倦艱難,太理想主義了,我覺得。
【註釋】
  1. 黑格爾認為,世界恆常不是其所呈現,其真相隱藏於眼前的存在之後,本質乃是建構存有真相的背景(background)。現實性(actuality)作為存在,以一種現象的真相相應其本質;現實性統一「本質/內在」與「存在/外在」。
  2. 盧卡奇認為,物化是階級、菁英分離了人與社會的本質的過程,導致人與本質存在產生了衝突,一旦人的本性被征服、變形、殘廢,我們才能說出客觀的社會異化條件。
P.S 我以為,面對徒勞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徒勞以對,那面對異化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異化本身。直到現在,我還是很驚訝,使用者針對祖克柏及其臉書的全球性跳腳,彷彿無數人付出了信任,真切的生命,美好的事物等等之類的;我下載了關於臉書蒐集使用者個資的檔案(天知道這就是全部),裡面有照片、對話紀錄、動態等,順手打開幾個,因為有夠無聊與佔空間的,就刪掉了。


07 4月, 2018

青年追求的陰影向度



「你還是晚睡嗎?」
「我試著在這天結束以前入睡。」
熄燈。百葉窗後是稀薄夜色,壁面上方照射自建物外燈桿的錯落黃影。凌晨第一聲鳥鳴或遠或近。疲倦攤放,搶在某一種奇怪的悲傷佔領前,意識斷落;生理黑畫面概括平息所有情緒。

與友人相處,話語是一種探詢,眼前的事斷續如殘影,將來的事懸在冗長刪節號上;默契逕以輕描淡寫那樣堅持著,沉默隱隱約約,偶爾的遺忘無所謂誠實地流露出尷尬失落。我不知道。

一點點小事,轉眼之間,謹記心底;座落為時空的岔裂點。承諾使其重複上演;許多第一現場,卻彷彿以為,似曾相識。真正的朋友在那裡找到你。

社群媒體的音訊同無線電頻率,階段性,地域性,旨趣風格,那樣失去在個人的波段接收範圍內;可也曾想起,徘徊逡巡以校準,手動滑返其頁面,盤旋若等候,線性「當下時間」,收到一片空白。

為難自己。殷盼不同質地,設想明日之前往,縝密衡酌路線與資源,推敲人情世故細節,減少出錯,鋪陳走下去的資本,高度積累的可能。所謂尋覓踏實,強迫對焦眼前,遠景模糊殘留光影印象,掠上心頭,浮沉心底——可以的話,視線之外,觀看不見。一種路數,抓住外在形式,猶似套上修身外衣臨摹姿態,輪廓,骨架,規則,可以穩妥運行自我體溫護持內在空虛,作為一人上路的框架。我想。

「你可以……」眾人嘗以看重你的口吻提議到。可以預見,年歲漸長,這種問候凋零,對方的惋惜逐漸轉向個人的遺憾。不只一次,愣杵對立處,靜默如同表現回絕。究其實際,深層焦慮,需要改變哪些,企待改變,一絲動靜也好。心嚮往之與何以致之兩個層次之間,巡迴往復,串連彼此的或是真心實意的能動性,促成其所聚焦的緣由,從此不移關注,不疑有他——客體的確認,乃主體的反身明白。

不知如何追求/追求如何,妄自菲薄那般悻然。日子是乾燒空鍋,自己浪費自己,這樣尚算是主體能動性的展現嗎?所有意義層面的遠方,遙不可及,能力有限,時機不正確,目的地不存在,種種檯面上可能為外人道明說詞堂皇,誠然也說服了自己相信。表面上,實際上,如此解釋,以便開脫——歆然,脆弱,連結——任何主動性感受偃旗,時間如塵,無聲所以缺席,終至失語。

「應該感受到什麼嗎?」噩夢過境,白日中爬梳賸餘印象,睡眠裏的對話仍回聲般盪留耳際;明朗意識摸索潛意識的可能意味,檢視其中應對措施,角色情節,場景構圖:覺察始終旁觀地位的參與視角,或者散漫消極抵禦現實無盡失望無奈的慣性態度,像是出走舒適圈而流連經驗的邊際。鑑於夢的顛倒預言性質,遂嘗試以對位方式拼湊現實理路,解謎那些示警畫面。

——我閉上眼睛。這些與那些,旋轉盤上的項目,負面表述,刪去法則,直覺語感,逐漸由機遇滲透生活的機制,失去了所有把握。

學院義理座落世道網絡,其所關切輒隨潮流載浮。上下兩學期,修習兩堂不同面向倚鄰產業的課程,授課教師給予異樣意見。老資格廣電人,語氣眺臨,期末報告評價上突命我起身吼叫,開釋他認為所抑壓的人格;另位學術涵養猶內功,經年而深厚,臻熟路法操解實例,引路點津,學生亦步亦趨間,心得體會竅門。最終,前者施予鼓勵意味的高分,後者肯認以未曾有過的高分。

問題在哪?長期既往,規範自我,遵循批閱者的標準,不辜負他人的預見,成為執著而能擅長的事;在於認真繳交各項功課,膠著題目真意、摸索前例判決、估測作答形式,服膺權威之首肯。於是,更不知道自己所為,為何;以為過程裡終將揭開的心意,消沉於無人知曉的冗長時光。

在個體現實的生活陰影中,結構一個微觀的悖論宇宙。自己寄信給自己。自我成就一種消解。以重複的密碼,登錄無數的帳號信箱。迴圈般,我的自由意志束縛在我身上。我總是尋找意義,儘管一切可能本來就沒有意義。我在浴室裡自言自語,洞悉有些遺漏的部分,在尚且能塗改,糾正,完善的那些事上,也許這樣便好,也許應該那樣才是,也許會在夜裡想起這些被泡沫覆蓋的思緒。

有的時候,我只是需要提醒。在我想起以前,Let's save some time。